目前的共識是這篇長文直接影響了張愛玲〈更衣記〉的寫作。
這次僅針對最重要的「醫療理賠」內容來做比較,而泰安「自家」推出的寵物險醫療理賠較簡單,因此就不放在比較範圍內(泰安與其他平台合作推出項目不同,有興趣的讀者可再去看看)。截圖自華南產物保險官網 更新:此方案將有更新的保險條款,修正了許多理賠的範圍與投保時要知道的健康狀況,如果有愛滋病、白血病、胰臟炎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傳染性腹膜炎,就可能不會讓寵物投保。
也是因為這樣,我們才會很有自信地把這篇文章與影片製作出來,除了整理出寵物保險比較一覽外,更是真心實際的分析頗析給你看。他們家提供的保單條件是喵編心中的首選,但建議你也可以有賣兆豐(貓咪最推薦保的)或華南的保險經紀、或其他通路,再比較保費狀況。初保年紀則從8週到11歲,只能續保到13歲,卻是目前唯一不分年齡,保費都一樣的超優保單。另外也增加不理賠的內容,包含:隱睪症、鼻孔(翼)擴張、 軟顎切除、喉囊切除及預防性治療(短吻犬容易做的手術),治療外觀可見之先天畸形或缺陷、先天性疾病,非必要性之治療或手術,非意外性傷害的牙齒問題(也就是蛀牙不理賠,但牙齦疾病可以)。這份保單,喵編個人覺得會是狗狗的首選、喵喵的第二選擇,因為狗狗需要出去遛/玩、活動量大,發生意外、關節問題的可能性高,似乎也比較容易有手術的需求,而這份保單是適合手術風險高的寵物。
雖然從8歲以上,保費就會調到6651、超過10歲要1萬,因此年紀比較大的喵主可以好好考慮、計算一下。雖然保費與規則會小小不同,但大方向是差不多的。例如2007年東華大學蕭昭君教授爭取成為彰化社頭鄉斗山祠舉行蕭家祖祭「百年首位女主祭」。
事實上,並非是女性子孫不願意,而是父系文化規範就不讓女兒盡此義務(民間更衍生出禁忌),進而剝奪相關的權益。民間習俗中,女性子孫常被「未承擔祭祀責任」、「祖先牌位誰在拜?」質疑其責任義務與權益,被拒於原生家族、宗族事務之外。其分類如下: (一)派下全員:祭祀公業或祭祀公業法人自設立起至目前止之全體派下員。整個第4條關於派下員資格的規範,都跟排除女性或限制女性得為派下員有關。
《祭祀公業條例》強化民間習俗中對女性的多重排除與規範,與男性子孫形成差別待遇,不只是身份權與財產權的被否定,還包括因此而來的身份認同、宗族與祭祀公業事務的涉入資格,以及宗親網絡與資本的繼承與積累,差別待遇進而形成性別的不平等,這些都不能以「男女有別」、「性別差異」、「祭祀責任之性別分工」來合理化此種不平等。該女子招贅夫或未招贅生有男子或收養男子冠母姓者,該男子亦得為派下員」(第4條第2項)。
傳統宗族與家族多以「女兒嫁出」來排除女兒承擔本宗祖先祭祀,過去更以此來拒絕女兒的財產繼承權。女性的生理性別、女性的婚姻狀態、女性的子女姓氏,都成為派下權被排除的根據。2008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《祭祀公業條例》,並未積極處理男女派下員的差別待遇,而是將排除女性權益的傳統民俗從習慣法位階,進一步提升為法律位階,無疑以國家制度力量鞏固對女性派下權的侵害。近年客家社會正在積極推動女兒(姑婆)過世後得以返回本宗安置,登上宗祠公廳接受後代祭拜,這些都是宗族跟祭祀公業接納女性的事實。
此種說法忽略祭祀公業遵循傳統父系繼嗣體制運行,設定男女婚姻形式為「女嫁出、男娶入」,而非現在社會重視的雙方平等婚姻。當祭祀公業、政府一線工作人員、宗親會等都在努力改善傳統對女性的排除之際,大法官更應該與時俱進,以未來性與前瞻性的視野處理派下權的法律不公。他們相信祭拜祖先不分性別,也不分姓氏,維繫祭祀公業的傳承是每個後代子女該盡的義務跟權益。前次釋字第728號則處理「本條例施行前已存在之祭祀公業,其派下員依規約定之」(第4條第1項前段)是否違憲的爭議。
限定祭祀公業派下員須維持父系姓氏,也與2007年《民法》第1059條修正,父母雙方得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從母姓之價值相衝突。國家法律本應負起消除性別不平等的義務,改善不利於女性的各種處境,積極追求性別平等的社會發展。
除了「性別」是《祭祀公業條例》排除的標地,「姓氏」也是。就筆者在客家鄉鎮看到的祭祀公業,已有一些祭祀公業派下員有男有女,也有不同姓氏的子女成為派下員。
通過第4條第1項後段、第2項跟第3項的規定,沒有規約或規約未規定的祭祀公業,僅在某些特定情況,女性才得為派下員:包括「未出嫁」、有「招贅夫」、「未招贅但生有或收養男子冠母姓者」、「經三分之二現員以上書面同意」等,然而條例卻未見對男性子孫同等的規範。此次釋憲申請,不正是讓我們檢視《祭祀公業條例》這套父系繼嗣系統,對單一性別的排除與歧視的好機會嗎? 近年來,女性參與宗族事務跟祭祀公業運作的情況越來越多。祭祀公業此種以「性別」為基礎的排除,結合祭祀責任、嫁娶婚形式,同時也強調父系「姓氏」的繼承才能擁有派下權。女性子孫不得為祭祀公業派下員的相關條例爭議,不僅在2015年釋字第728號未獲妥適處理,短短七年間又再度成為釋憲焦點。桃園新屋客家范姜宗族祭儀已有女禮生羅金珠,本宗女兒范姜沛彤擔任范姜宗親會總幹事等他強調,過去北韓是如何等到美軍完成軍事演習才進行報復的。
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的立場是,只有當北韓同意放棄其所有核武器時,才能放鬆對其制裁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金正恩需要讓世界的關注到他的這些戰果,以期國際社會取消對北韓的嚴厲制裁。一年前, 金正恩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,詳細說明了他計劃研發的所有新武器,這包括較小的戰場核彈。
美駐韓大使反對在韓部署核武,堅守非核化目標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現在,一個讓北韓感到誘人的窗口正在打開:中國共產黨20大已結束,美國期中選舉即將到來。
現在全球更關注烏克蘭戰爭,以及一個專制中國的崛起。金正恩在想什麼? 平壤發射導彈可能有三個原因:測試和改進其武器技術,向世界(主要是美國)發出政治信息,和做給國人看以鞏固他們對政權的忠誠。近期,金正恩又發射了其他幾枚彈道導彈,派遣戰機靠近其與韓國的邊界,並向海裡發射了數百枚砲彈,落在了兩韓在2018年為維持和平而設立的軍事緩衝區。經濟制裁並沒有如原有設想阻止北韓發展武器,但制裁正在傷害北韓的經濟。
本周一(10月24日),一艘北韓商船航行穿過兩國的海上邊界,導致雙方鳴槍警告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前韓國國防部顧問金正大(Kim Jong-dae)稱,我們該擔心平壤似乎變得十分自信。五年計劃 但是目前, 金正恩似乎讓情勢逐漸升溫,他可能在為一次更具挑釁性的試驗做凖備, 即五年來第一次進行核武器實驗,甚至是對韓國的小規模攻擊。
上個月,金正恩宣佈北韓是一個核武器國家,並稱這個立場是不可逆轉的。朝鮮指責其敵人使緊張局勢升級,並說發射導彈是警告這些國家立即「停止」演習。
與此同時,華盛頓和首爾已同意透過舉行平壤非常討厭的軍事演習來加強防禦,並對金正恩的挑釁行為作出武力回應。他聲稱,最近的一些演習是用來模擬對韓國的核攻擊。Photo Credit: KCNA/Reuters / BBC News 北韓一場導彈試射,地點不明。過去一個月,平壤向日本上空發射了一枚導彈,迫使日本居民尋求庇護,這是一種敵對和挑釁的行為。
本文經《BBC News 中文》授權轉載,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賀錦麗訪問日韓強調台海穩定,期間北韓五天內三次試射飛彈 北韓朝北海道及青森方向發射飛彈,日本發布「J警報」籲民眾避難,10天內5度射彈挑釁強度升級 北韓時隔4天再對外海發射250發砲彈。無疑,這些軍演激怒了金正恩。
「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這樣大膽和挑釁。北韓的緊張局勢時隱時現,現在朝鮮半島的情勢卻是五年來最不穩定的,而且似乎可能會變得更糟。
要解讀平壤的行動是為了上述哪個目的十分不容易, 但這一次該國領導人金正恩說得很清楚,其官媒這幾天曾多次報導,最近的導彈發射和演習是回應美國、韓國和日本正在進行的軍事演習。美國和韓國政府則認為,北韓第七次核武器試驗的凖備工作業已完成,而金正恩正等待政治時機採取行動。